第三代大猩猩玻璃 康宁现身台北电脑展
美食 2025-04-05 05:03:58 510 0
为如今的隆基更加兴隆,阳光更加灿烂埋下伏笔,也为中国光伏开启崭新的十年。
国家有关部门协调主产区政府,取缔或放宽煤管票等地方政策限制,在确保安全和符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,按照最大产能安排生产计划,有效增加煤炭供给;推进重点保供煤矿、优质产能煤矿、联合试运转到期煤矿、核增产能煤矿等完善相关手续办理,推进依法合规生产。研究促进火电灵活性改造的政策措施和市场机制,进一步加强电力系统灵活性电源建设。
一季度,第一产业用电量210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26.4%,两年平均增长14.6%,增速比2019年同期提高7.8个百分点。为保障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应,就负荷预测、优化共享备用、加快提升需求响应能力等方面提出以下建议:一是加强高峰时段负荷分析和电力供需形势预测。原文如下:2021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一季度,面对冬春疫情考验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,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,经济运行稳中加固、稳中向好,国民经济开局良好。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、上年低基数、电能替代等因素,以及外部环境存在的不确定性,预计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前高后低,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7%-8%,若夏季出现长时段大范围高温天气,则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很可能突破8%,用电量增速将明显超过上年。一季度,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351万千瓦,同比增加996万千瓦。
市场电煤价格高位剧烈波动,加大了电煤采购及保供工作难度,煤电企业燃料成本明显上涨。加强煤炭市场监管,打击囤积居奇和恶意炒作等行为,维护煤炭市场秩序。全球对碳中和的重视已经不必多言,在刚刚结束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,中国明确表示绿色发展的关键是能源的绿色低碳发展。
第三、在以光伏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,晶科能做什么,能充当什么角色,仅仅是产品制造吗?我们应该具备起怎样的能力,仅仅是扩产和上市的能力吗?肯定不仅仅于此大组件目的是降低BOS,但它有一个临界点,也就是超过这个尺寸,BOS不会再降,只会更高,那这个临界点是182还是210或者更大尺寸,市场会给出答案。加快储能的规模化发展,包括大型电站配储能、工商业分布式储能、电动车作为储能装置。记者:谈谈全球化,现在很多光伏企业都开始加速走出去,开更多海外公司,招或者挖更多海外员工,对于全球化能力在行业最出名的晶科,觉得是压力吗?钱晶:与其说全球化是一种能力,不如说是一种文化,包容的、信任的、透明的、担当的、赋能的文化,它是一个让不同地域、肤色、传统习惯甚至理念的人,在一个认同的价值观和愿景驱动下,将人的潜力发挥到极致的文化,并且在里面工作觉得舒服、觉得有成就感、觉得被尊重。
全面电气化并构建以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零碳电力系统,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。为此,记者专访了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,就若干行业和公司热点话题展开深度交流。
中东部地区,结合土地和屋顶资源,推动光伏就地开发利用。记者:从去年双碳目标提出,到上周结束的领导人气候峰会,以及央视高频率宣传光伏,到2050年四成(40%)用电将来自光伏,一句话,光伏很火,越来越火,验证了你几年前就提出的光伏不仅仅是主流的新能源,而将是新的主要能源,对此你怎么看,挑战会是什么?钱晶:这就是趋势,对行业而言,不言而喻当然是大利好,挑战也更大,首先是行业供应链各环节如何同步协调发展,而避免类似近期的某些关键材料供应失衡,行业需要一个更宏观的统筹,企业需要一个更弹性、更多元、更分散、更数字化的供应链能力;第二、光伏的友好性问题,光伏怎么能解决对现存电网接纳的压力,到底是强配储能还是和其他电源的互补耦合;比如和火电、抽水蓄能、天然气等的配合。成立于2006年的晶科能源,如今不仅全球销量领先,而且也在加速布局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、储能方案、光伏制氢、光伏和其他能源耦合方案。加强火电灵活性改造,推动光伏+抽水蓄能电站、光伏+天然气调峰电站的建设。
记者:谈到供应链,你觉得光伏供应链有哪些趋势?钱晶:寡头暴利局面的环节越来越少,资本和行业外企业会更关注光伏,任何有利可图的环节,都会有新的加入者来稀释,来增加竞争与合作,硅片是个例子,硅料也不排斥,开始被传统化工企业吸收业务了;中长期看,供应链的全球化、绿色化、数字化也是趋势,随着国际贸易形势变化和对绿色采购要求加严;这次发生的供需失衡问题也与上下游不够数字化,信息片段化不够整合,数据传导不够顺畅有关。这与开了几个分公司,多少海外员工数量没太多关系。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,供应链是行业的关键问题,不仅是玻璃、硅料,晶科要有预测下一个、下下一个供应瓶颈出现哪个环节的识别力和判断力,并及早做应对。光伏将逐渐成为未来中国重要的电源之一,为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提供强劲动力。
全球对碳中和的重视已经不必多言,在刚刚结束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,中国明确表示绿色发展的关键是能源的绿色低碳发展。记者:虽然这个问题有点老旧,但还是想听听你对大尺寸组件对于行业深刻变革的看法?钱晶:大尺寸是趋势之一,但更多在我看来是下一代继PERC以后新技术商业化前的缓冲路径,尺寸并不是物理范畴的,真正意义上的技术进步,更谈不上对行业的深刻变革,就好比现在有了经济型的大包装,如果你家人多选择这个更划算而已,你的工人人高马大,你的安装成本不高,你也不太需要双面发电,你的运输装卸不是太大问题,那就选择最大的组件。
记者:晶科最明显的竞争力是什么?钱晶:很多人说战略是一个公司核心竞争力,我认为这个大时代下已经把方向定的很清楚了,不存在向左走向右走的致命的战略选择,所以这个时候,执行力更重要,看准了,就去做,做出结果,做出比别人更好的结果,不要受周边甚至不要受同行的影响,不要患得患失,聚焦、专注、做出速度和卓越。第三、增强供应链弹性,打造产业生态圈。
记者:你怎么看待专业生产商和一体化生产商?钱晶:晶科能源定位或者说对自己的要求很明确,从硅片、电池、组件一体化的企业,但每个环节都对标专业公司,比如硅片、电池对标龙头的两家,产能要至少第三,效率和成本要至少持平专业公司,这样你的一体化才有意义和优势。第二,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。所以你看晶科的产能规划就是硅片、电池、组件均匀增长,组件产能脚步放缓一点,而上游提速一点,和其他家全部扩下游有所不同。记者:晶科能源短期的战略具体有哪些?钱晶:第一是扩大规模,没有规模没有影响力,所以公司在维持合理负债率水平下,将持续增加资本投入和研发投入;第二、加强一体化程度,一体化的重要性不止是在增强抵御供应链风险的能力和成本、良率可控优势上,还在于对于新技术商业化的可能性,光伏不同于半导体芯片,分纯设计和纯制造,光伏没有制造,你的电池硅片都是外购,那你的研发技术就是纸上谈兵,你的产品只能取决于专业上游公司提供你什么样的主流产品而已。第三、在以光伏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,晶科能做什么,能充当什么角色,仅仅是产品制造吗?我们应该具备起怎样的能力,仅仅是扩产和上市的能力吗?肯定不仅仅于此。在西北部地区,布局一批以光伏为主的电源基地和电力输送通道,加快特高压建设,发挥大电网资源互济作用。
光伏发电碳排放量是化石能源发电的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,是真正的低碳能源,但光伏发电目前仅占我国发电量的3.5%。要更好发挥光伏作用,就要大力提升光伏消纳和存储能力。
而执行力恰恰是晶科独一无二的竞争力。为此需要,第一,统筹优化新能源开发布局。
记者:回到行业,如何更好地发挥光伏在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?钱晶:首先要明确光伏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作用。这个大时代给了晶科在我看来是更多的挑战,这些挑战就是晶科更大腾飞的机会
2020年光伏市场经历了太多,突如其来的疫情、原料辅料价格暴涨等等,考验着企业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,在这样的环境下,光伏企业又会交出怎样的成绩?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,截至发稿前已经有34家光伏上市企业亮出了2020年成绩单!其中,31家企业净利润实现正增长,10家企业营收超百亿,11家企业净利润增长实现倍增。其中,赚得盆满钵满的莫过于光伏玻璃企业,2020年下半年光伏玻璃市场产销两旺,供应旺季甚至一片难求,玻璃价格更是不断推涨。按产业来看,在原材料、辅材环节16家企业中,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均超过20%。玻璃价格的大涨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润空间,其中洛阳玻璃净利润同比实现约5倍增长空间,安彩高科净利润同比增长超4倍,亚玛顿净利润同比增长2倍以上。
隆基股份2020年单晶硅片和组件出货量双双位列全球第一,单晶硅片出货量58.15GW,组件出货量24.53GW,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约为19%,较2019年大幅提升11%。从近期光伏企业公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最新财报看,在7家企业中有6家业绩实现正增长,其中金晶科技净利润增长超十倍,南玻A、亚玛顿、福斯特等企业净利润增长超2倍以上,光伏业绩持续猛进。
从企业净利润来看,光伏茅隆基股份、信义光伏分别以85.52亿元、38亿元净利润总额位居榜首。从硅片、电池、组件等企业净利润来看,虽然整体利润增长率逊色于光伏玻璃企业,但整体利润增幅均达到20%以上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20年天合光能、隆基、晶澳等龙头企业都在加强硅片+电池片+组件垂直一体化产能扩张,达到保障自给率并最大化获取全产业链利润的目的,盈利能力也将得到持续强化。综合目前已公布的7家设备企业净利润来看,6家企业实现正增长,其中4家企业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一倍以上,2家企业增幅超过37%,仅双良节能同比下降33.54%,据其公告称,主要受突发的疫情影响,导致当年度合同项目工期延后致使公司收入相应减少。
从营收增长率来看,京运通、金博股份、林洋能源、固德威、隆基股份、洛阳玻璃营收同比增长率均达到64%以上。2021年光伏企业在30.60目标下迎来了巨大的机遇,企业也持续加码。2020年,国内硅片端宣布扩产达313.6GW、电池端扩产达317.82GW、组件端扩产达307.07GW,在如此大规模的扩产需求下,设备企业成为此轮扩产潮的受益者。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的统计,2020年京运通分别拿下江苏新潮、包头晶澳累计20.34亿片单晶硅片长单,订单总金额累计约78.36亿元,有效拉动了京运通的业绩增长。
其他,营收超过100亿元的公司有4家,分别为中环股份、南玻A、信义光能,以上均为各环节的龙头企业,并且仅上述9家企业的营收总额就占到34家企业总营收的78%以上。而京运通自2019年正式切入硅片赛道后便持续发力,2020年6月京运通募资25亿元在乌海投建10GW高效单晶硅棒项目,11月在乐山市五通桥区投资约70亿元建设24GW单晶拉棒、切方项目及相关配套设施,成为硅片领域的黑马选手。
从企业盈利能力与去年同期对比来看,天合光能净利润同比达到91.9%位列第一,京运通以67.09%排名第二,隆基股份以61.99%排名前三。其中,表现最亮眼的是京运通营收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将近一倍。
2020年在光伏最大扩产潮带动下,设备厂商迎来了高光时刻。从净利润增长幅度幅来看,洛阳玻璃、安彩高科、亚玛顿三家光伏玻璃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以506%、458%、241%的增长速度排名前三。